WFU

2018年1月9日 星期二

遇見實證醫學 給我全新藥學體驗








右二:陳詩涵 藥師

作者:陳詩涵 藥師 (嘉義長庚藥劑科)
編輯:蔡明劭 醫師

遇見EBM,認識EBM


一開始認識EBM是在大學的課堂上,不過因為時間的關係,只有簡單的概念介紹,實作部分也是模仿著老師做報告,對於其中真正的精神不太了解,真正讓我認識EBM是因為二年期藥師訓練。一開始科內的核心課程先介紹關於EBM的基礎概念,如資料庫搜索、文獻等級介紹及如何評讀文獻等。上完課有了基本的概念後,接下來將學員分組報告,透過實做方式來了解EBM的核心概念與運用。


發現EBM,喜歡EBM


一開始覺得要做報告很麻煩,也要花很多時間跟組員討論,但開始認識EBM之後,發現從搜尋文獻到最後的判讀,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樂趣:原來不是每一篇文獻都符合我們的需求,搜尋的時候慢慢收網,從大範圍到小範圍應用搜尋技巧,才能找到最好的文獻;評讀的時候,一一檢視文獻是否符合我們的標準,不同的圖表都有代表它的意義,從一次次的練習之中慢慢學會看懂一篇文獻的好壞與結果;最後的整理和簡報製作,是我最喜歡的部分,設計出一份美觀又簡單易懂的簡報讓人很有成就感,不同的版面編排和色彩設計給人截然不同的感官體驗,要如何將辛苦的討論結果變成一份好的簡報,挑戰我的創意。


參加比賽,挑戰自我


在結束二年期藥師訓練課程後,組長希望我們再組隊挑戰院內所舉辦的實證醫學EBM比賽,藉由競賽的方式和其他不同專業的職類一起切磋互相學習。為了比賽,組員們需各司其職各盡其力,從訂定PICO、最佳資料搜尋、嚴格文獻評讀,最後再將臨床專業與病人價值觀相結合後,評估出最適合病患執行的診斷與治療決策。過程中
不斷的討論修改,讓我們增進了文獻評讀的能力,同時也建立團隊合作的工作態度。無論最後比賽的結果是如何,對我來說,當中所學習到的搜尋文獻及論述資料的技巧和團隊合作的精神才是最珍貴的。


EBM,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到底什麼治療對病人來說才是最好的?大家都說好的就真的是好嗎?接觸了EBM後讓我不敢百分之百的相信未查證的資訊。學姐在上課的時候曾經說過:「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我想在這個每天都有新知的世代,如何辦別資訊的優劣是我們要學習的課題。